通过考古发掘,我们看到巨大的清凉寺窑址从北宋初期开始烧造,到北宋中期就有了快速的发展,生产出了一些非常精美的青釉刻花瓷器、珍珠地划花瓷器、低温三彩釉瓷器,精美的黑釉加彩瓷和黑釉凸线纹瓷器,这些在当时都是高档的瓷器。青瓷的水平也很高,这样就使清凉寺窑在北宋中后期成为整个河南中西部地区生产水平最高的窑场之一。它的生产水平高,地理位置又接近都城,因此就被官府选作了供御的窑场。

  我们从这个区域出土的汝窑瓷器上还看到一些现象。现在从文献上不知道汝窑得到政府订单作坊的管理形式,但是它的产品是由官府派人挑选出好的来供官用,或者宫廷用。宫廷所用的瓷器,是由当时管理皇帝日常生活的「六尚局」的属官典御史或者奉御史去挑选。关于汝窑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文献,就是周炬《清波杂志》里的记载,说「又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段记载虽常常被人们引用,但有些地方读不通,需要进行一下校订。如果把它校订成「又汝窑(为)宫禁中烧(者),内有玛瑙末为油,唯供(典)御检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说明汝窑是一种官府定烧的方式,而且是供御用的。

  《宋史》记载,典御史是六尚局的长官,另外还有奉御使,是六尚局副长官,所以典御史和奉御使拣退以后,其他汝窑瓷器还是可以出售的。因此从释惠洪的《无学点茶乞诗》里边就可以看到,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也非常喜爱用汝窑的茶具,而且在南宋初年权臣张浚还可以向高宗皇帝进献十多件精美的汝瓷,也就是说臣庶间也可以拥有汝窑瓷器,当然最好的是被皇家挑走的。在出土的汝窑瓷器里,看到了一种拱顶的盒,在盒的盖面上浅刻有团龙纹,那么这种团龙纹的纹饰和定窑带「尚药局」款盒子的纹饰一样。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汝窑确实生产—些供「六尚局」使用的供御用瓷器。

  从文献和考古资料可以知道,汝窑对高档瓷器的研制和生产是不遗余力的,对成本和产品效益并不计较,因此才会将昂贵的玛瑙末掺入釉中。

  另,汝官窑的青瓷,在质量上比清凉寺窑址其他区域的青瓷有很大提升。到汝窑成熟期的后期,还生产了厚釉青瓷,还有模制器物,在汝官窑的生产过程中,窑场的其他区域不见这类青瓷生产。所以有一些核心技术,比如厚釉技术,还有分相釉的烧制,都只在天青色汝瓷生产区看到;而其他区域尽管离得很近都没有见到,说明当时供御瓷器的窑户,在生产当中对技术还是有保密的。

  通过汝窑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宋代官窑的实例,使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官窑的生产组织情况,和政府购买的供御情况。